到了应该给体育、音乐、美术正名的时候了,让“副科”最终消亡,让它们堂而皇之、理直气壮地走到教育的中心来。
不重视德育,损害的是一代人的道德水准;不重视智育,损害的是一代人的认知水平;不重视体育,损害的是一代人的身体健康;而不重视艺术教育,损害的则是一代人的心灵世界,损害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想象力和创造力。——柏拉图
生命因艺术而润泽,精神因艺术而升华,生活因艺术而幸福,人生因艺术而完整。——新教育《苏州宣言》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
——朱永新
再审视体育艺术教育的价值
艺术教育不只是教育的一个领域、一个学科,而且是教育的基础和崇高形式,“通过艺术”可以改造教育、优化教育,艺术教育应当渗透所有学科,所有学科教育都应“艺术化”,即充溢情感、漫溢想象、富于创造,各科教育都在艺术的伴随下走进学生的心灵,走进知识的世界和智慧的天地。艺术是这样,那么,体育呢?我想,体育也同样如此。
至今为止,我在一些地区和学校,还不时听到这样的话:体育、音乐、美术是“小三门”,是学校里的“副科”。校长这么说,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老师这么说,连少数体育、音乐、美术教师也这么说,尽管他们内心并不认同。在不少场合和一些文章里,我都批判过这一观点,但效果并不好,我很苦恼。
其实,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体音美的“副科论”都是站不住脚的。在课程世界里,所有课程都是平等的,不分主次,没有轻重,也不存在谁服从谁,谁补充谁,是考试的,还是考查,是直接关系升学的,还是供升学参考的。借用弗里德曼著作的名字来说,课程世界是平的。这道理当然是对的,但为什么还是有人这么“执着”地说,体音美是“副科”呢?除了“说顺嘴了”、习惯了以外,应试的体制是根源。但是要知道,真正改变应试体制,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我们不能消极地等待——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等不得的。在深入进行考试制度、方法改革的同时,我们还应寻找讨论、解决问题的另外视角。
一份材料是潘光旦的。潘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民族学家,还是教育家、翻译家。他于1913年考取“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学习中他有志气、图上进。后来他回忆:清华学堂对于“学生的体育活动,几乎从开办之日起就用强迫的方式进行。学校规定下午四时至五时为强迫运动时间。到时,图书馆与全部课堂、自修室、寝室都给锁上,只有体育场与体育馆敞开着”。更有硬性规定:学生要取得“留美”资格,还必须以下项目要达标,“即跑得够快、跳得够高、游得够远……”而且这一条章程执行得非常严格。不言而喻,这样做,清华学堂培养的不是“只会啃书本、足不出户、手无缚鸡之力”的书呆子,而是体格健壮、头脑聪明的学生。 这份材料让我们多了一种欣喜,也多了一份惭愧,当然也增强了我们的信心。近百年前,清华学府就把体育摆到了极高的地位,它们不是“小科”,是人人、天天必上的“大科”、“强科”。历史证明,清华学子并未因为每天都有体育活动,而荒了学业,降了成绩。潘先生的回忆告诉我们,改变落后面貌,不一定等到体制改革了,而是事在人为,用“强迫”的方式。“强迫”,“逼”出了新制度,“逼”出了新天地,也“逼”出了课程世界的公平。如今,我们为什么没有这样的勇气和胆魄?为什么对“副科”不受重视的现象熟视无睹、司空见惯?问题不在教师,而在校长,更在教育主管部门,在政府。
一本专著是《通过艺术的教育》(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2月出版)。作者是英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诗人、教育与艺术批评家里德爵士。值得注意的是,他不仅谈艺术教育,更重要的是谈“通过艺术的教育”。艺术教育,显然是艺术本身的教育,而“通过艺术的教育”,是指所有的教育。里德认为: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所谓教育“可以界说为表现模式的培养,即教儿童和成人怎样造成声音、心象、动作、工具与器皿”,“一个能把这些东西做好的人就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这是因为,教育是个历程,“它们都是与艺术有关的历程”。最后,他的结论是,“艺术应为教育任何自然而崇高的形式”,“教育的目的就是创造艺术家——善于各种表现式样的人”。应当承认,这是一派学术观点,也难免有所偏颇,但依我看来,里德开辟了一个新视角,从深处、本质处解读了艺术与教育的关系,艺术教育不只是教育的一个领域、一个学科,而且是教育的基础和崇高形式,“通过艺术”可以改造教育、优化教育,艺术教育应当渗透所有学科,所有学科教育都应“艺术化”,即充溢情感、漫溢想象、富于创造,各科教育都在艺术的伴随下走进学生的心灵,走进知识的世界和智慧的天地。艺术是这样,那么,体育呢?我想,体育也同样如此。 这不过分,这些都不过分。是的,到了应该给体育、音乐、美术正名的时候了,让“副科”最终消亡,让它们堂而皇之、理直气壮地走到教育的中心来。(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 竞技场上,胜者欢呼雀跃、笑容灿烂;负者垂头丧气、神情落寞,体育带给人们的情感冲击直接而强烈,这一点在青少年身上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实际上无论输赢,都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都会有人生的收获。我们有些遗忘了体育很重要的教育功能。 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说道:“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许多人把体育比赛的过程比作浓缩的人生,高潮与低谷、顺境与挫折,短时间内体验一遍人生况味,确实有增广见闻、加深生命厚度的作用。从审美角度来看,只是体育之魅力,而在教育者眼里,体育不仅能壮筋骨,还能调感情、强意志,是人格教育的最好方式。 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这样写道:“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说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从体育运动开始。当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力拼搏时,是对卓越和荣誉的追求。为此付出的艰苦训练,考验的是敬业精神和意志力。最后在公平竞争中收获尊重和友谊,完成自我实现和超越。 有没有人真正的想过,体育难道不是这天下最基础,最好的教育吗?
1
跟体育老师学什么?
著名教育家张伯岑说过:“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有多少人知道?而这几点正是体育课堂中的教学目标,体育课从始至终都把这几点作为体育教学中的目标。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中国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说:“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在体育教育中,不管你平时训练时你的成绩有多好,你都无法决定在一场重要的比赛中你会取得一个什么样的成绩!作为体育人,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坦然面对,坦然面对自己的竞技状态,坦然面对自然条件,坦然面对这一切! 真正的身体健康是灌输给孩子正确的对于身体健康的理解,并且能很好的主动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 生命因健康而美丽,而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是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教育应以每个人的后天的健康为最终目标,因此,老师在教育学生强身的同时,同样也会强调“强心”。 所谓:体育,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英国教育家维克多.费兰克说:“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 体育教会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教练会说明出席训练的次数对于每个人最终成绩的影响,对自己的成绩负责,数据不会说谎。 都说体育人乐观,天塌下来都不叫事~其实,这来源于长期训练后形成的良好心态,而这种心态,往往是很多体育人最后成就一番事业的强大动力源!
古希腊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柏拉图说:“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 一个喜欢体育锻炼的人,一定会有一颗坚强的心! 在一次次的动作磨练中,在一滴滴的汗水流淌间,一天天的成长,一天天的蜕变,在人生之旅中不断的实现完美。美国著名成功学家、教育家卡耐基说:“如果我们有着快乐的思想,我们就会快乐......用快乐、乐观、豁达的胸襟去面对人生吧,我们的人生就永远是快乐的。”体育使人快乐,体育丰富人生,体育塑造人格,体育是最基础、最美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