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科建设 > 导师介绍

王勇


来源 : 冯宇超     作者 : 冯宇超     时间 : 2025-09-09

微信图片_20250908114819_3_92


一、导师基本情况

姓名:王勇体育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邮箱:20200015@hznu.edu.cn

指导专业: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

二、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聚焦于体育参与对青少年与大学生心理行为健康的影响机制,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揭示体育活动在促进个体心理健康、改善行为问题以及提升生活质量中的核心作用,为健康促进政策和体育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与指导。

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重点方向展开:1体育参与与心理健康的动态机制,(2社会资本与健康行为的交互作用,(3体育参与的教育与实践转化

三、主讲课程

1.跆拳道

2.散打

3.搏击

4.女子防身术

四、教育和工作经历

20009月--2004年6月,武汉体育学院教育学学士

2017年3--2019年8月,韩国龙仁大学,体育学博士

2019年9月至今,杭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师

五、学术简介

王勇,男,1982年6月生,杭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体育教育训练与格斗类教学研究。获韩国龙仁大学体育学博士学位,现为浙江省社科联重点项目负责人,研究方向涵盖青少年体育素养、体育参与对心理行为健康的影响等领域。任职以来主持或参与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CSSCI及核心期刊论文多篇,其中代表性成果包括《余暇体育锻炼与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发展轨迹:基于平行潜变量增长模型》等。曾获2022年杭州师范大学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第一名,担任“师大青博”讲师,积极开展思政大课堂,宣讲中国精神,荣登光明日报。指导学生多次在国家级跆拳道竞赛中斩获金牌,为学校争得无数荣誉。兼任世界跆拳道联盟国际级裁判,为体育文化和健康教育推广积极贡献力量。

六、主持教学科研项目

1.青少年体育素养测评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项目来源: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项目概述:项目旨在开发科学有效的青少年体育素养测评工具,研究体育素养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干预实验验证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青少年体育素养水平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已结项。

七、代表性论著

[1]王勇,吴静涛,张晓林,等.余暇体育锻炼与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发展轨迹:基于平行潜变量增长模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3,43(06):82-94.

[2]王勇,吴静涛,赵新娟,等.青少年体育参与对手机依赖的影响: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33):76-79.

[3]姜飞,王勇,罗应景,等.中华武术“打、育、玩”一体化的演进规律与发展策略[J].体育学刊,2022,29(04):92-97.

[4]王勇,韩长良.社会资本与健康行为: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的家庭结构差异[J].丽水学院学报,2021,43(02):44-50.

[5]王勇.大学体育理论概述[M].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21.10.

八、成果奖励

1. 2021年中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优秀指导奖

2. 竞技跆拳道国际级裁判

3. 品势跆拳道国际级裁判

4. 2025中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优秀指导奖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书记邮箱:tyyjkxy@hznu.edu.cn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导师介绍

王勇

冯宇超 · 2025-09-09

微信图片_20250908114819_3_92


一、导师基本情况

姓名:王勇体育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邮箱:20200015@hznu.edu.cn

指导专业: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

二、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聚焦于体育参与对青少年与大学生心理行为健康的影响机制,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揭示体育活动在促进个体心理健康、改善行为问题以及提升生活质量中的核心作用,为健康促进政策和体育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与指导。

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重点方向展开:1体育参与与心理健康的动态机制,(2社会资本与健康行为的交互作用,(3体育参与的教育与实践转化

三、主讲课程

1.跆拳道

2.散打

3.搏击

4.女子防身术

四、教育和工作经历

20009月--2004年6月,武汉体育学院教育学学士

2017年3--2019年8月,韩国龙仁大学,体育学博士

2019年9月至今,杭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师

五、学术简介

王勇,男,1982年6月生,杭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体育教育训练与格斗类教学研究。获韩国龙仁大学体育学博士学位,现为浙江省社科联重点项目负责人,研究方向涵盖青少年体育素养、体育参与对心理行为健康的影响等领域。任职以来主持或参与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CSSCI及核心期刊论文多篇,其中代表性成果包括《余暇体育锻炼与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发展轨迹:基于平行潜变量增长模型》等。曾获2022年杭州师范大学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第一名,担任“师大青博”讲师,积极开展思政大课堂,宣讲中国精神,荣登光明日报。指导学生多次在国家级跆拳道竞赛中斩获金牌,为学校争得无数荣誉。兼任世界跆拳道联盟国际级裁判,为体育文化和健康教育推广积极贡献力量。

六、主持教学科研项目

1.青少年体育素养测评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项目来源: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项目概述:项目旨在开发科学有效的青少年体育素养测评工具,研究体育素养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干预实验验证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青少年体育素养水平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已结项。

七、代表性论著

[1]王勇,吴静涛,张晓林,等.余暇体育锻炼与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发展轨迹:基于平行潜变量增长模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3,43(06):82-94.

[2]王勇,吴静涛,赵新娟,等.青少年体育参与对手机依赖的影响: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33):76-79.

[3]姜飞,王勇,罗应景,等.中华武术“打、育、玩”一体化的演进规律与发展策略[J].体育学刊,2022,29(04):92-97.

[4]王勇,韩长良.社会资本与健康行为: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的家庭结构差异[J].丽水学院学报,2021,43(02):44-50.

[5]王勇.大学体育理论概述[M].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21.10.

八、成果奖励

1. 2021年中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优秀指导奖

2. 竞技跆拳道国际级裁判

3. 品势跆拳道国际级裁判

4. 2025中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优秀指导奖